嘿嘿!
这么想的人,就错了。
现在的官员当官,你的属下的工资,也是国库出的。
但是在明朝。
官员的工资才由国库出。
但是那些为你办事的小吏,包括师爷、捕快、轿夫等等,那都是要从这份工资里面出的。
明代的县,人口少的就算是几万人。
治理起来,也不能县太爷去做事吧。
总得有跑腿的传话的吧。
跑腿传话的工资都是县令自己掏钱出。
这么一分,那点工资就显得不太多了。
正一品大员的俸禄是高很多,但是他养的人也越多。
当然陈寒年如今是锦衣卫。
属于军队,他手底下可是不用养活那么多人的。
所以那些工资还算是富余。
而且锦衣卫属于强势部门,户部也不敢克扣锦衣卫的俸禄,所以都是足额发放的。
不像其他官员,俸禄上记录的是每年一百二十石,但是领到手的,可能就一百石。
剩余的二十石,就成了火耗的一种,会被某些官员中饱私囊。
所以到了雍正年,才会出火耗归功的政策。
因为工资大部分都是发放实物的,所以显得更加的少。
……
现在的陈寒年就是要用这笔全部的积蓄,用来采买提亲的礼物。
他找到了住在自家后面的媒婆吴妈。
询问她提亲的以礼和要准备的东西。
吴妈平日里没少受陈寒年的照顾,所以没有任何的藏私,并且愿意帮着陈寒年一起进城去采买。
陈寒年于是带上陈知年、吴妈驾上马车,再次返回上元县城。
如今上元县城悬赏告示已经撤掉,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。
嗒嗒嗒……
一辆豪华的马车在大街上缓缓行进。
大家看到马车上的旗帜后,纷纷让开道路来。
原来那辆马车上,写着一个蓝字。
正是凉国公大将军蓝玉的马车。
这可是开国元勋,大明擎天玉柱之一。
他今天是要从上元县去钟山祭奠自己的孙外甥朱雄英的。
而此时陈知年和陈寒年正在大街上采买东西。
“哥!这个!对就是这个,吴妈说要的。”
陈知年喊了一声。
蓝玉的马车刚好经过,听到熟悉的声音,掀开了轿帘,一看,顿时眼珠子都突出来!!
“雄英!!!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