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怎么收,臣真的想不到。”
听着徐达的话。
朱元璋也是陷入了苦笑。
“其实不仅仅是天德你啊。”
“就连咱也在考虑这个应该如何收,收多少而苦恼呢。”
“本来咱今天想在朝堂上和群臣探讨一下。”
“结果一个个连增加商税的想法都没有,咱也就没了兴趣。”
……
“可是陛下,您不是说有高人指点吗?”
“这名高人难道没有想到如何收这个赋税吗?”
徐达话音落下。
朱元璋脸上的苦笑更浓了。
“这个高人,自然由他加收商税的办法。”
“而且咱也不怕告诉你,在他的辖区内,用增加的商税,进行了全方面的发展。”
“百姓安居乐业,商户稳定,一片祥和的景象。”
“甚至就连咱的应天府,都相差无几啊!”
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当初朱怀在和自己对话时候。
告诉自己要找到收取赋税的那个平衡‘点’。
朱元璋就觉得脑袋疼。
“不过毕竟地域不同,无法因地制宜!”
“如果不是这个原因,咱真就想把他那一套税收政策搬过来直接用啊!”
朱怀在凤阳县的税收,是建立在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况下。
但是朱元璋也明白。
如果没有凤阳县的稳定发展支持。
自己贸然推广朱怀的收税政策,那么绝对会在大明内部引起动荡。
也正是因为这一点……
朱元璋自从凤阳回来之后,一直都没有推行这一政策。
而是寝食难安的在考虑。
大明的税率到底应该如何修改最为合适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