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知朱元璋当年在朱浪家过得并不好
朱浪责怪说道。
“年伯,你怎么不早说呢!”
“要是早知道他在咱们家,又是被欺负,又是被嫌弃,还受了不少委屈。”
“我哪还敢进京探亲啊!”
洪武大帝朱元璋,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皇帝。
有人说他残暴不仁,因为他屠戮功臣,甚至严待官员,明初四大案,胡惟庸案、空印案、蓝玉案、郭淮案,哪一个不是牵连甚广。
也有人说他是圣明之君,因为他爱惜百姓,为老人设立各种福利,禁止官员贪污,开历史之先河。
他小时候家里穷,来了一场大灾,爹娘弟兄姐妹饿死的饿死,逃难的逃难,这导致他痛恨元朝官吏阶级,埋下了对官员仇视的种子。
同时,他小时候给刘地主放牛,刘地主各种虐待他,他对地主士绅阶级也是很痛恶,并且有仇富心里。
不管如何,朱浪知道朱元璋一定很记仇。
年伯听到朱浪的担忧,他转念一想也是啊,犹豫说道。
“少爷,再怎么样,当年灾荒,是咱们家救活了皇帝。”
“皇帝总不至于不念旧情吧,那些年皇帝可没少吃咱们家的粮食。”
“虽然当年老奴也欺负过皇帝,可这么多年,他应该忘了吧。”
“他多少都会给您封个爵位吧。”
朱浪没好气说道:“封个屁,这次他不针对我就是万幸了。”
“现在我总算知道他为何在望江楼接待我,原来是记着当年那些仇啊。”
“你想想,哪有人不会在家接待亲戚,反而跑到一座酒楼内。”
年伯一拍脑袋,瞬间恍然大悟。
他一直觉得奇怪,现在总明白了。
朱元璋在望江楼接待与在皇宫接待,完全是两个态度。
朱浪见到年伯一脸犹疑,只好叹道:“现在咱们可回不去了,将田产都卖掉,十里八乡都传开了。”
“若是不干一番事业,不得到一番富贵,哪好意思回去呢。”
于是,心事重重的二人,次日继续踏上了进京探亲之路。
那些护卫下人全都是乐呵着,还以为要沾着朱浪的光,要进京享福呢。
他们都知道老爷与皇帝有旧,皇帝都要喊老爷一声曾叔公。
只有朱浪与年伯面色忧伤。
此去金陵城,是福是祸,尚不知晓。
一切只能看朱元璋是如何态度。
....
大约午时半晌。
朱浪一行人抵达了一座汤山县。
这汤山县旁有座山,山里有滚烫的天然泉水,以此得名。
若是往日朱浪必定会悠闲地上山,泡个温泉,再慢悠悠入京,反正也不赶路。
现在他哪有这个心情。
忽然,前面传来了一阵朱府护卫的惊呼声。
“怎么回事?”
朱浪皱着眉头,往前面走过去,这都到了县城外围,怎么就堵着了呢?
那些百姓在围观什么呢?
年伯跟随他一同前往。
穿过围观的人群,只见汤山县的东大门牌坊上挂着两具“充气娃娃”,旁边还有七具无头尸体。
“呕~”
朱浪差点要把早饭给吐出来了。
这时,东大门下面的汤山衙差见到众人聚集大声喊道。
“汤山县令与汤山县丞勾结贪污赃款三千两,判剥皮实草。”
“那七名县衙小吏协同贪污过百两,判斩首示众。”
周围百姓纷纷叫好。
“贪官死得好!”
“陛下是圣明之君啊!”
“呜呜呜,老天爷开眼了。”
朱浪与年伯对视一眼,差点吓得魂飞魄散。
昨日他们还在说朱元璋是不是很记仇,会不会针对他们。
今日见到朱元璋岂止是记仇,简直是丧心病狂。
此人对待敌人,简直是冷酷无情。
朱浪看到年伯腿肚子都发抖了。
年伯哭着说道:“少爷,咱们回祖地吧,大不了亏点钱,再将良田买回来。”
朱浪俊美的脸蛋上出现一丝苍白,佯装镇定。
“回个屁,回去要被那些乡亲笑死。”
“本少爷又不是贪官,现在也不是地主了,而是皇帝的叔公。”
“皇帝可是以孝治天下,他若敢怠慢我,天下唾沫星子都淹死他!”
他想起朱元璋对家人还是很好地,所以放心许多。
无论如何,他知道自己再不做些什么。
肯定这一次进京探亲会不那么顺利。
可是究竟要如何做呢。<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