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日,忽起的大风伴随着一场瓢泼大雨降临天津卫。
它肆虐的冲洗着大地,似乎想将笼罩在天津卫一带的硝烟全都洗刷干净。
天津卫东面三十里外,波涛汹涌的卫河水面上,一百余艘沙船,正扬帆乘风而进。
领头的却是一艘十丈长,三丈宽,船舷两侧有四十余支长桨划水的大型战船。
船艏之上,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打着雨伞站在那里,
此人叫沈廷扬!
就在这时,一个光脚汉子穿着蓑衣快步走到沈廷扬身边:“帮主,前面有李闯的船队!”
沈廷扬抬眼朝前方看去,只见卫河岸边的河堤上,
一队士兵正冒雨前行,除了一面红底黑字的“闯”字军旗,其余的都看不清楚。
“闯贼!”
沈廷扬冷哼了一声,旋即大步朝船舱中走去。
他这可是一条战船!
甲板上开着许多黑洞洞的射击孔,即便是现在这般恶劣的天气,舱房内的火铳照样能射击!
“大人,有船!”一个士兵在唐元凯耳边说道。
唐元凯是唐通的本家兄弟,也是唐通手下的一个千总。
他们冒雨前来是找船。
用作搭建浮桥,围困天津城。
李过和唐通的万余兵马,
崇祯南迁护驾人马也有万余人,强攻根本拿不下天津,加上这几天天降大雨,两支队伍根本就没有交战。
李过担心崇祯和朱慈烺会趁着天气不好走水路逃跑,于是决定先给围住天津!
可天津卫本就是依水而建,就建在通海的卫河干流两岸,
共有南北二城,南城为主,北城为辅,夹河而立。
卫河的河道比较宽阔,奔流入海,海船可以逆流而至。
就算在卫河两岸布兵,靠弓箭、火铳等武器,
根本无法阻挡坚固的海船走卫河出入天津卫。
围困天津卫,必须将卫河堵死,否则,一旦天津水师逆流而来,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崇祯朱慈烺逃之夭夭。
因此,李过命令唐通去寻找木船,天津卫城的下游建一座浮桥,堵住逆流而上的天津水师大船。
“是商船?”
“看不清楚,不过大船沉甸甸的,很可能是从大沽运粮入天津卫的粮船。”
“如果是粮船我们可就发了!”
“大人,拦下他们,一定要拦住他们!”
“必须拦下!”
唐元凯大笑道。
天降横财,天降横财啊!
他大手一挥,问道:“我们的火铳能打响吗?”
“大人,我们的火铳可是广东造的!”
“那就好,奶奶的,先来上一发,吓吓他们!”
“砰砰砰……”
唐元凯话音刚落,
一连串密集铳声响了起来!
唐元凯大惊,然后大呼道:“是闯贼!”忽然又觉得不对,现在的李闯可是正统,连忙改口说道:“是海贼,船上有火铳,弟兄们,快趴下。”
唐元凯的话还是太晚了,
砰砰砰!
七八名士兵倒下了。
唐元凯也算是个身经百战的千总,临场指挥能力不差。
在他的号令下,三四百号人一块儿趴在了泥水里面。
船上的火铳根本达不到他们,便没再开火了。
唐元凯见对方不开火,扯着嗓子喊道:“我是大顺朝天津卫果毅将军唐总镇麾下千总,奉命巡河,你等是谁?现在可是大顺朝的天下!”
站在主船上的沈廷扬听见唐元凯的喊话,
冷笑了一声!
居然是唐通那个卖国贼的人。
居然如此,那就都留下吧。
沈廷扬挥了挥手,上来一个水手。
“用你的家乡话喊,就说我们是安平郑家的人,帮官府运粮。”
“是,帮主!”
这个水手走到大船前喊道:“岸上的人听着,老子是安平郑家的商人,帮大明朝运粮,瓜娃子们再阻挡,老子就杀死你个龟孙!”
帮大明朝运粮?
唐元凯骂骂咧咧道:“
尼玛!
运粮就运粮,你他娘的带这么火铳做什么?
火铳不要钱吗?”
唐元凯当即又喊道:“大明朝已经完了,现在是大顺朝,朱贼都亡国了,你们识相的话就赶紧靠岸,把粮食献给大顺朝,老子看在粮食的份上,饶你们不死!”
“你个瓜娃子骗谁里,虽然北京城在闯贼手里,但天津卫还是在大明朝手里,老子是商人,诚信为本,我们是收钱办事,你们要粮食,就去天津卫要吧!”
唐元凯怒骂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