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现在已经是傍晚,但报国寺这里依然热闹非凡。
江明远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大二八停好后,才朝人群攒动的地方走去。
这里和鼓楼前的烟袋斜街有点像,只不过中间的道路更宽一些,而两侧都是红墙绿瓦的店铺。
来往的人当中,也有不少是来自于全国各地。
他们都是一些古玩爱好者,想到这里看看能不能淘到宝,顺便开阔一下眼界。
江明远走了大概十来多,就被地上一个葫芦形状的老料子鼻烟壶吸引住了。
他不觉蹲下来,把鼻烟壶拿在手里细瞧。
这时,眼前忽然出现那幻觉一般的字。
品名:小葫芦鼻烟壶
年份:1955年
工艺等级:末级
价值评估:极低价值
看来黄金瞳果然有用!
江明远心里一喜,他想再试一次。
于是,放下鼻烟壶又看向前面的一块玉佩。
果然又弹出的信息这样提示:
品名:玉籽福吊坠
材质:和田玉
年份:1932年
尺寸:45mm*8mm
工艺等级:中级
价值评估:300元等值
他看了一眼玉佩旁边的简介,写得竟是清光绪年间。
江明远想起了一句话,古玩靠得是眼力,一旦交易,不退不换,一切全凭各自的本事。
他不禁感叹这里面的水可够深的。
自己若是没有黄金瞳傍身,若想掏上一批真货来扩张空间,想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随后,他起身继续往前走。
大部分地摊前都被看客或游客给围得水泄不通。
唯独有一个地摊,摊位上就摆着两样东西。
两枚银币,和一块形状不规则,未曾雕琢的玉疙瘩。
摆地摊的是位京城大爷,满头白发,一遍一遍地数着手里的几张大团结。
时不时还用食指去沾一下舌头上的唾沫继续数。
江明远看了一眼左侧的两枚银币,上面宣统元宝,最上面还有一小排繁体字——广东省造。
这元宝肉眼看上去虽然也有包浆痕迹,但看起来还是蛮新的。
并不像是流通了几十年的东西。
他又扫了一眼右侧的那块玉疙瘩,看上去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地方。
摆摊大爷应该是刚开了个大张,嘴笑得都快咧到耳根了,态度也十分热情。
“小伙子,看上这宣统元宝了?”
江明远拿起了其中一枚元宝放在手里细看了看。
毕竟上一个摊主,把民国的东西当清朝的卖。
这已经耗掉江明远很大一部分信任了。
所以,他想借助黄金瞳来看看,这元宝到底是不是宣统年间的。
江明远盯着两枚元宝数秒,黄金瞳弹出来相关的鉴定信息。
品名:宣统元宝
材质:银
年份:1912年
价值评估:50元等值
嘿!
还真是!
“大爷,这元宝什么价啊?”
大爷把数过的钱装进口袋里之后,给了个一口价,“四十,一枚。”
江明远听到摊主大爷报的价,要比黄金瞳鉴定的价值低一些,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。
就算四十收进来,五十再倒出去,从中也能小赚一笔。
怎么算都不亏。
就在他心里盘算的时候,大爷以为他犹豫了。
于是又追了一句,“小伙子,我就这就两枚,您要是都拿走,这块玉我就送您了,怎么样?”
说着,大爷把那块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玉疙瘩,拿起来递到了他手里。
江明远只是搭眼一瞧,立刻惊呆了。
品名:玉石
品种:将军玉血
年份:宋代
价值评估:30000元等值
这条鉴定信息让江,明远顿时倒吸一口凉气。
原来,这块玉疙瘩如此的不起眼,是因为它外面包了一层玉皮。
他以前曾听人说过。
很多玉料在未经加工前,作为一种天然矿物,往往在玉质外有一层石质包裹物,俗称玉皮。
正常人肉眼凡胎,又怎么能透过玉皮看到里面的将军玉血石呢。
江明远在没用黄金瞳之前,也同样是把它当成了一块价值极低的普通玉石了。
他怕大爷瞧出异样,于是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,把玉疙瘩又放回了原处。
“大爷,这玉疙瘩对我来讲用处不大,咱们还是商量商量这元宝的价格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