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朝堂再次安静下来。
能站在这个朝堂上的,很多人都不是傻瓜。
除了少数因为祖父父亲的关系当上的官职,
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是极少数。
就连霍光也好奇的看着刘贺,想不明白刘贺为什么要为难杨敞。
杨敞只是一个丞相,平时除了关心国计民生,其他都不关心。
这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合格官吏。
大汉地大物博,确实有一年两熟,甚至一年三熟的作物。
但是那些东西都困于地域和规模,根本无法推广。
蜀地气候夏季闷热冬季寒冷,如今又遭了灾害,本地作物几乎颗粒无收。
在本地作物没有收成的情况下,引进外来物种,还要三个月就熟。
其实还真不如直接将杨敞拉出去砍了!
杨敞昨晚参加了密谋没错,但是什么主意也没出。
你刘贺连主犯都原谅了,此刻却在这里刁难一个随从?
“杨丞相!”
“朕只让你推广!”
“何时让你去找这种作物了?”
“还有,谁告诉你这种作物整个大汉朝没有?”
“整个宇宙也没有啊?”
“朕的宫里,窗户下面。”
“朕在那里开垦了大概一分地!”
“从朕入宫第一天,就在那里种上了这种作物!”
“算算时间,差不多也三个月了!”
“谁愿意跟朕一起,见证一下这些作物你的丰收啊?”
“对了,既然这些作物今日丰收!”
“朕就请你们吃这些作物做得美食如何?”
“田明!”
“将土豆做得美食端上来!”
“是!”
勤恳如小蜜蜂一样的田明立刻指挥着内侍在朝堂上再次摆开桌案,支上油锅。
半个小时后,外焦里嫩的薯条,酥脆的薯片,香辣开胃的狼牙土豆,香甜开胃的土豆饼再次摆满了桌子。
一阵不同于刚才速食面的香气,再次充斥了整个朝堂。
“试试,各位大人都试试?!”
“这些东西要趁热吃!凉了就不好吃了!”
不等刘贺下令,田明就邀请大家品尝。
实在是田明也是第一次做出这么美味的东西,能看到文武大臣大快朵颐,才是最高兴的事情。
文武百官一拥而上,每个人手里都抓了一大把。
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。
霍光皱着没有被挤在最后面,想要尝一口却又舍不下面子跟众臣去抢。
又是张安世挤进人群抢了一盘子出来,敬献给霍光。
霍光一边吃一边已经麻木了。
民以食为天。
他霍光三十年来能得武帝看中,靠的是什么?
靠的是辗转腾挪,将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刀刃上。
即使武帝欠下了巨大的亏空,背后也是靠着他霍光东挪一点,西凑一点,勉强维持着大汉的日常周转。
如果武帝时期早就有速食面,早就有三个月一熟的土豆。
他霍光用得着使尽浑身解数,过得那样辛苦吗?
人们只要饿不死,留得青山在,总是不愁没柴烧的。
“陛下,这个土豆——”
杨敞品尝着土豆饼,另外一只手抓着薯条。
背也不驼了,腰也不弯了,眼神亮的像贼一样:
“要不跟速食面一起——”
这两样东西都交给国家专营,每年能给大汉多赚多少钱啊?
“不用,这个土豆还是分给民间种植吧!”
“这个量产太大了!随便种一点很久都吃不完的!”
“亩产大概数千斤?”
“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肥沃程度吧!”
刘贺思考了一些,他对这些农作物的事情确实不是很精通,只模糊的知道一个大概。
“亩产数千斤?”
“三个月一熟?”
这次连霍光都惊了,啪嗒一声,嘴里的薯条掉在地上:
“陛下,您说什么?亩产数千斤?”
“您从哪里找的作物亩产数千斤?”
霍光再也忍不住了。
“嗯,朕在潜邸的时候,薛神医培育的!”
“他出去采草药的时候,无意中发现的!”
“后来就采集培育,就亩产这么多了!”
刘贺现在说起谎来已经流利到不打草稿。
(此时此刻,某个被抓到牢里的医生正在呼天抢地:
求求你们放了我吧!
我知道的已经全都说了啊!
剩下的我已经全都不知道了啊!
我其实只会治一些常见病而已。
陛下身边另有高手!
我 -->>